HIV全程管理及优化治疗
人体受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侵袭之后,会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此类疾病的主要感染、传播途径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与双性的性接触以及哺乳传播、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等。而一旦感染上此类疾病,就需要接受抗毒病治疗等,以最大限度、持久地抑制其体内的病毒复制,使其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并维持其免疫功能,进而有效降低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保障其生命安全。而如今,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药物种类也随之增多,此类疾病的治疗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所以,为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促使患者身体得到明显改善,就需要对其进行全程管理,并不断优化其治疗。
一、全程管理
(一)预防及早期诊断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随着疾病的进展,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以及恶性肿瘤,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严重威胁人民生命与健康,给社会、家庭带来不良影响。并且,此类疾病没有特效药,无法被彻底治愈。因此,为保障人们的健康,首先需要做好此类疾病的预防,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发放以及在感染科门诊区域放置相应的宣传资料等方法,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此类疾病,让其能够了解此类疾病的传播途径等。另外,高危人群还需要准备好暴露后的预防药物,如拉替拉韦等,以降低其感染概率。而为保证HIV暴露人群能够尽快得到准确的诊断,各医院还需要设置专门的检测门诊,给这类人群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并引导其尽早接受初筛检测,进而为其后续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
(二)机会性感染的预防与诊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病情发展至艾滋病期后,会因其身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出现多种机会性感染,情况相对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患上恶性肿瘤等,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为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相关病菌的概率,有效保障其安全,需要为其设置专门的住院病区,让其能够在优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治疗。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依据此类疾病以及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临床管理路径,进而有效提升预防效果,降低其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另外,无论是住院患者,还是门诊随访患者,只要患者符合机会性感染预防标准,医护人员就需要立刻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管理,进而有效保障其安全。
(三)个体化的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治疗HIV感染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的依从性较差,特别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放弃生命的行为。而且,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也不相同。所以,为有效提升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医护人员需要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并安排艾滋病专科护士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服药依从性等进行科学的评估,进而适当调整治疗及护理方案。另外,医护人员为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提升其依从性,需要对患者进行知识宣讲,让其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疾病,了解此类治疗方法以及各类药物的使用方法、副作用等。而后,医护人员就可以开展抗病毒治疗,并严格依照治疗方案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并对其用药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例如:体重大于50公斤的患者,可以让其服用依非韦伦等药物;而初治患者病毒载量较高者,可以让其应用整合酶抑制剂,以快速降低其病毒载量。此外,若一些患者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医生还需要依据其具体的经济情况,适当调整其药物类型,以避免加重其经济负担。
二、优化治疗
(一)非HIV定义性疾病的筛查与处理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并非由HIV所引起的疾病,例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肝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骨骼疾病等。这些疾病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导致其生活质量快速下滑,还会影响HIV的治疗,并且很多治疗药物还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患者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之后,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代谢紊乱、睡眠障碍以及过敏性皮疹等病症,甚至一些药物还会潜藏致命性的毒副作用,导致患者过敏性休克等。所以,为优化患者治疗,重建并维持其免疫功能,也需要为其建立相应的管理档案,并严格依照相关指南,组织患者进行筛查及相应的预防处理,进而有效降低其非HIV定义性疾病的发生概率,而患者一旦出现相应的病症,就需要立刻要求患者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检查与诊断,以保证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进而避免影响HIV感染治疗。若目前医院尚未开设的HIV专病科室,或者患者有相关需求,就可以介绍患者到本地其他医院或外地具备相关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与治疗,进而帮助其得到更好的治疗。
(二)社会心理综合关怀
此类疾病的死亡率很高,这也导致很多患者的情绪特别不稳定,情况严重时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其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其他人的行为。并且,此类疾病还可以使患者的身体产生严重的免疫缺陷,导致其很容易受到各类微生物的感染,而因其缺乏免疫力的抵抗,患者在出现相关疾病之后很难被治愈,进而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另外,因对艾滋病的片面认识,导致这一类患者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再加上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会让其花费较多,这就让经济相对困难的患者的生存质量变得更低。因此,为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就需要对其进行社会心理综合关怀。为避免患者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让其能够积极应对自身的疾病,医护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筛查,以准确把握其心理变化情况及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医护人员与其进行深入交谈,让感染者了解疾病治疗方案。对于不了解自身疾病而产生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的患者,采取同伴教育,即疾病治疗效果好的感染者与其进行交谈,介绍战胜疾病的经验,使其看到治疗的希望。对于经济困难的感染者,了解其致贫的原因、医药费支付类型(是医保、农合、自费还是保险)等,并协助患者了解国家政策,申请国家抗病毒药物免费治疗药物。同时,也可以取得社会组织的支持与帮助,进而有效减轻其经济负担,让其能够感受到国家、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进而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医护人员会通过网络、视频、宣传彩页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对感染者进行科学的全程管理,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保证感染者的身心健康。
上一篇: 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 HIV感染者更需要小心猴痘